新浪娱乐讯 即将于国庆节后登陆央视一套黄金档播出的电视剧《陈云》,于昨日(9月13日)下午在北京举办专家研讨会。该剧的总制片人苟鹏、总导演金韬,知名文艺评论家李准、仲呈祥等,知名媒体人及陈云的家属到场发言。研讨会上,专家们从历史真实、人物塑造、戏剧表现等方面,对《陈云》给予了高度评价,但也指出不足之处。与会专家仲呈祥更痛批时下的电视剧生态,称不反对电视剧有娱乐色彩,但一个民族不能成天沉浸在婆婆妈妈中,更不能把小悲欢当成大事件。 背景:《陈云》经七年策划,家属亲自把关 在这个电视制作快餐化的时代,电视剧《陈云》的筹备和制作可谓是慢工出细活。总导演金韬坦言,“现在我们的电视剧市场,特别讲究效益,特别讲究价格,特别讲究收视率,我们也讲究,但是我总觉得一部有追求的东西,还是应该真正脚踏实地走来。”他坦言,电视剧《陈云》经历了长达七年的策划和搜集资料的过程,期间还请陈云的家属反复把关,所以剧作得以表现很多陈云的生活细节。 总制片人苟鹏表示,电视剧《陈云》的策划和拍摄不但时间跨度大,也展现了陈云同志纵贯70年的革命生涯。另外,该剧还辗转上海、北京、山西、东北、贵州、四川、新疆、陕西、河北等多地取景拍摄,300多位出场演员,多数都是历史上的真实人物,所以剧组在服装和造型方面,更是颇费心思。 专家赞:《陈云》是伟人传记片的突破,虚构压缩到最低 研讨会上,与会专家在历史真实、人物塑造、戏剧表现等方面对《陈云》给予了高度评价。原中国文联副主席、著名文艺评论家李准表示,《陈云》的拍摄填补了伟人传记系列影视剧创作的空白,“传记性作品难拍,伟人,特别是重大革命题材传记更难拍,因为要求忠于史实、大事不虚,特别是从头拍到尾,这个就很难,很容易拍成流水帐,很容易用过程淹没人物,《陈云》这部片子在重大题材传记创作中是一个标志性的作品。”他还认为,《陈云》抓住了人物的人格魅力,把伟人身上最独特最突出的东西用心刻画,比如对陈云座右铭“不为上、不唯书、只唯实”和“交流、比较、反复”的表现十分到位。 原《人民日报》海外版总编辑、重大题材领导小组审片组专家丁振海表示,电视剧《陈云》堪称信史,可以与《陈云传》互相对照,是一部音像化的陈云传记,是反映陈云同志生平和思想的一部形象化的教科书。”他坦言,传记题材的拍摄一般会秉承“大事不虚、小事不拘”的原则,但《陈云》已经把虚构成分压缩到最低限度,基本上是纪实性非常强烈的东西。这也符合陈云生前的愿望。 专家批:民族不能沉浸婆婆妈妈,把小悲当大事件 原中国文联副主席、知名文艺评论家、中国传媒大学艺术研究院院长仲呈祥,在高度评价了《陈云》之后,对时下的电视剧生态进行了批评,“我们不反对娱乐,我们也不反对有一点和谐家庭、婆媳关系、宣扬良好道德和伦理的东西,但是这个民族要担起人类复兴中华民族的神圣职责,这个民族不能成天沉浸在婆婆妈妈当中,不能沉浸在个人的小悲欢当中,并且把小悲欢当成大事件。我们需要向陈云同志吸取精神营养,只有这样民族才会出一批精神脊梁,这个民族才会立于世界民族先进之林。”他认为,现在的青少年需要多看看《陈云》这类主旋律的片子。 在对《陈云》的总体创作给出好评后,与会专家李准又提出了一些不足之处,他认为《陈云》对于领导人之间矛盾的刻画,没有完全放开手脚,但他也承认这是重大题材的创作尺度和播出环境决定的。(陈家堃/文)
阅读完标题为(《陈云》研讨 专家:民族不能沉浸婆妈剧)的文章后,{www.bjxxg.cn}小编为大家推荐更多相关文章,千万不要错过哦! (责任编辑:北京信息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