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滨海高新讯 美剧之所以能冲破文化的隔阂火遍全球,抛开明星大腕助阵和高额投资的因素,出品方对创作人和观众这两个终端的尊重和重视才是制胜关键。与观众对着干的结局很简单,就是剧集被砍,而得罪编剧的下场往往更凄惨,因为他们会在剧集中“死得很惨”。 编剧是中心 导演是“打工仔” 近来让国内媒体人打了鸡血的《新闻编辑室》为什么只让观众记住了编剧艾伦·索金,而不是导演格雷格·莫托拉?跟国内剧集动不动就打上某某导演作品不同,在美国电视剧制作流程中,编剧才是核心的核心。如果编剧的供应链断了,那就是灾难!这种“灾难”还真发生过,2007年年底到2008年年初,美国编剧因为利益分成大罢工了3个月,使得金球奖颁奖典礼被迫取消,《实习医生格蕾》《绝望的主妇》等众多热门美剧停播,险些在整个美国娱乐业掀起一场大地震。 与中国编剧的单打独斗、憋在小黑屋里码字不同,美剧编剧通常是团队作战。由一位主编剧想出一个概念,写出剧集梗概,然后推销出去,如果有制片公司慧眼识英才,就可以直接组织编剧团进行分工协作。不同的编剧根据各自掌握的专业知识,分别负责不同的情节线索及高潮部分的设置和安排,就拿《CSI》来说,仅责任编剧就有8位,整个编剧团队更多达20多人:有负责情节的、有负责对白的、有负责分镜头脚本的。由于美剧讲究故事和对白,因此设计情节框架的主笔占有绝对主导地位。在美剧界,导演基本只是照着剧本拍摄的“打工仔”,可谓是“铁打的编剧,流水的导演”,剧集的导演可以有很多人轮换,但只有主编剧不变。 行业背景深 协力合作久 俗话说人无完人,团队作战的好处是可以各显其能,避免了剧集中出现这样那样的不专业。比如,写《律师本色》的编剧凯莱原是一名律师,有真正的法律背景,对法庭运作了如指掌,加之本身又旁听过不少精彩庭审,能写出好剧本也就理所当然了。又比如,写《急诊室》的编剧迈克尔·克莱顿,本身就是电影《侏罗纪公园》的原著作者,他是哈佛医学院出身,《急救室》则是结合他的医生背景做出来的剧,也是美国几部受好评的正剧之一。而大名鼎鼎的《越狱》编剧团也在专业知识的构成上可谓下足功夫,如迈克为自己注射胰岛素以使血糖升高、用牙膏和除草剂混合成为强酸,以及他身上暗藏玄机的巨幅文身等,一系列情节包含了大量的医学、化学、土木工程以及心理学等知识,让剧迷大过求知瘾。最后他们将各自创作的故事内容,想方设法衔接成为一个统一体。由此形成的剧本,主辅线自然交替,节奏紧凑有力,不给观众一丝喘息的机会。有了这些专家编剧,就能够打造出更多夯实的、带有行业性质的剧本,而不是纯粹的家长里短。这样的剧集,挖掘不同行业和职业中不为人知的细节,反而更加能够吸引观众。 在电影特技越来越发达的今天,很多商业电影满足于用动作和特技吸引观众,而在刻画人性等方面反而不如电视剧来得深刻有趣,就连法国《电影手册》也说,美国电视剧的成就已经超越了好莱坞的大多数电影。这一大情势也引发眼下不少好莱坞编剧纷纷“入侵”荧屏。《绝命毒师》的编剧文斯·吉里根曾操刀《全民超人汉考克》;《破产姐妹》的编剧迈克尔·帕特里克·金创作过影版《欲望都市》,就连刚在艾美奖上摘得最佳迷你剧的《烛台背后》,其编剧理查德·拉·格拉文斯也曾在好莱坞创作了《马语者》等力作。照此趋势来看,美剧很有可能成为下一个媲美好莱坞的力量。 小链接 得罪编剧的“下场” 莎拉 出现剧集:《越狱》 因怀孕而被“斩首” 《越狱》第一季开播后,除了迈克,莎拉是人气最高的角色,也是这部阴郁压抑的剧集中唯一温暖的亮色。可到了第三季,由于莎拉的饰演者莎拉·韦恩·卡里斯怀孕,一心安胎,没有接受剧组开出的种种条件,编剧给她安排了一种很血腥的死法:第三季开始没多久,莎拉的人头就出现在一个盒子里…… 伊迪 出现剧集:《绝望的主妇》 得罪编剧“触电而亡” 《绝望的主妇》中,紫藤巷主妇之一的伊迪也是颇有人气的角色,不过编剧让她发现了丈夫的秘密后,在开车逃走的雨夜撞上了电线杆……原来,伊迪的饰演者谢里丹和该剧制片人兼编剧马克·切利之间的尖锐矛盾,导致了这一角色的“突然死亡”。为此,谢里丹更将马克告上法庭,以攻击、非法终止合同等罪名索赔2000万美元。 哈珀 出现剧集:《好汉两个半》 “道德沦丧”遭地铁撞死 《好汉两个半》第九季首集,花花公子哈珀一命呜呼。首播集以哈珀的葬礼开始,查理·辛饰演的男主角哈珀因掉进站台被迎面而来的地铁撞得尸骨无存。哈珀并不是因为剧情需要非死不可,他是被编剧硬给写死的。查理·辛是好莱坞声名卓著的坏小子,屡传家暴、吸毒丑闻,因进戒毒所而导致剧集拍摄暂停,最终剧组把他踢走。新报记者 于穆铭 阅读完标题为(揭秘美剧生态 编剧才是老大(图))的文章后,{www.bjxxg.cn}小编为大家推荐更多相关文章,千万不要错过哦! (责任编辑:北京信息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