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过一年的施工改造,位于广渠门桥西南侧的桥区积水治理工程目前已全部完工并投入使用。位于地下15米的调蓄池能容水5200立方米,安装有15台功率不同的水泵。 本报记者 孙戉摄 本报记者 刘宇鑫 广渠门桥,本市东南二环上普普通通一个桥区,但因两年前“7·21”特大暴雨中一名车主在该桥下遇积水溺亡而引人关注。昨日早高峰,东南二环又逢急雨,记者重访此地发现,桥区车辆川流不息,行人们也没有躲避积涝的慌张。殊不知,就在他们脚下15米深的地下空间,两台强力泵已经开启,一小时内便让340立方米雨水在桥区地下绕行、集蓄,有效缓解了这场降雨对早高峰出行的影响。 可将护城河水顶回河道 早上8时30分,豆大的雨点已经变成牛毛细雨,北京建工三建广渠门桥项目副总工程师王朝辉,赶紧记下了新建泵站在过去1个小时开启两台水泵的“收成”:通过排水管线收集的340立方米雨水,被直接排到可容纳450立方米雨水的初期雨水池内。 今年汛期前正式投用的广渠门桥区积水治理工程占地面积3132平方米,紧挨着广渠门铁路桥,如果不是工程入口处“北京建工”几个大字暴露了身份,过往的市民很难发现这座地下“宫殿”的所在。这座深达15米的调蓄池能容水5200立方米,并配备了国内一流的水泵——调蓄池上层10台175千瓦的强力泵每小时可排水5040立方米,2台水泵每小时可抽水200立方米,而调蓄池底层最低处3台215千瓦的潜水泵每小时可抽取路面积水3420立方米,也就是说,广渠门泵站,每小时最快可抽取3620立方米的路面积水。 排水设施怎么比抽水设施还“彪悍”?这就不得不提广渠门桥泵站担负的特殊任务:不但要把路面的积水抽进地下,还得替其东侧的护城河分洪。因此,蓄水池由大小两个池子组成,小池子即初期雨水池,而配合蓄水池的两道闸机组成的排泄系统作用不可忽视。如果降雨量仅为中雨,小型调蓄池就可以满足,一旦升级为大到暴雨,横向闸机开启,雨水会立刻流入大型蓄水池,经过处理后排至东护城河。达到“7·21”雨夜那样的暴雨级别时,一旦护城河水位上升倒灌泵站,此时,纵向闸机开启,阻挡河水倒灌,同时蓄水池内的10台强力排水泵会加压形成推力,将雨水反向顶回河道,确保桥区安全。 工程沉降只允许2毫米 “这个工程是‘7·21’后本市启动的中心城区积水治理工程的其中一项,承担着西起虎坊桥、东至南护城河广渠门桥共计355.6公顷面积的蓄排水任务。”建工三建项目经理徐滨说,就在施工现场西侧14米开外,一条铁路“擦肩而过”,每天有100多趟火车从这条线路上经过。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按照原设计采用传统的桩和锚杆工艺作为基坑围护结构形式,很可能使既有线沉降接近常规要求的“最大2厘米”,从而影响铁路的正常运行,为此,保证既有线沉降符合铁路部门规定的2毫米,成为项目部首先要解决的难题。仅仅2毫米,新建泵站跟铁路“做邻居”的难度可想而知。 在地下“宫殿”下层的大池子里,记者看到使用这种钢筋混凝土支撑技术留下的标志,一根根长达七八米的长方体“房梁”被架在靠近顶板的位置,同时,“宫殿”南端还被钢筋混凝土隔出了一个个“单间”。“因为10台强力排水泵就位于顶板上方,顶板下层采用这样的支撑设计,是为了承重。”徐滨解释说。 水泵运行有“双保险” 在昨日早高峰大雨袭来之前,广渠门桥区积水治理工程投入使用后,今夏已经遭遇了几场大雨的考验。 一遇到大雨,位于广渠门桥泵站楼一层的配电室就成了防汛指挥中心。在项目配电室的中央位置,有一个10英寸的电子显示屏,通过它,可以清楚地看到泵站的液位、雨量计及15台泵的运行情况,并且根据水量大小对所有设备进行控制。可以说,这就是整套设备的“大脑”。整个泵站设备包括抓爪格栅、滚动格栅、水泵、超声波系统等共20余台设备,每一台设备的终端都接在这台“大脑”上,而连接的400多条线就像大脑神经一样,关系着每一台设备是否能正常运行。 “对于这些泵站里防汛专用的核心武器,我们均采用了双保险的配备。”王朝辉说,新建泵站里的15台水泵除了可以统一听从“大脑”的指挥,还在地上专门配备了手动控制装置,也就是说,当一层配电室出现水淹等极端意外情况“大脑”无法指挥各台水泵时,泵站值守人员还可以手动开启每一台水泵,确保防汛措施及时到位。 新闻背景 23个改造项目主汛期前已完工 按照市政府“三年行动方案”的要求,北京排水集团综合分析历年积水严重的桥区,于2013年启动了中心城区75座雨水泵站的升级改造任务,整个改造任务分三个阶段实施,首期改造的20座泵站已于2013年底完成,泵站及调蓄池系统的排水标准提高至10年一遇。 今年,东直门、安定门、西二旗、杜家坎等23座雨水泵站在汛期前完成改造,预计抽升能力由9.6万立方米/小时提高至17.4万立方米/小时。今年主汛期前改造的23座雨水泵站中,位于二环路的多个泵站最为瞩目,包括安定门、东直门、景泰、北滨河、广安门等多个泵站,上述泵站所处的也都是近年来容易发生积水的位置。而东北旺、西二旗、上地南三座泵站的改造,能缓解清河、上地地区容易发生积水的问题。杜家坎、卢沟桥两座位于京港澳高速附近的泵站也在今年进行改造,前年“7·21”特大暴雨发生时,这里曾经严重积水。 2015年本市还将升级改造32座泵站,待全部75座泵站完成升级改造后,预计总抽升能力由35.5万立方米/小时提高至73.1万立方米/小时。 阅读完标题为(昨晨急雨 广渠门桥下不积水)的文章后,{www.bjxxg.cn}小编为大家推荐更多相关文章,千万不要错过哦! (责任编辑:北京纪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