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任敏 酝酿多时的新版《中小学生守则》于昨天正式公布,向公众征求意见。新版《守则》在以往的《中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修订)》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修订)》基础上合并而成,由过去的70条精简为9条,删去“见义勇为,敢于斗争,对违反社会公德的行为要进行劝阻”等要求,同时出现很多新提法,包括“热心志愿服务”、“控制上网时间”、“践行垃圾分类”、“低碳环保生活”等。 新版变化: 语气更友善 提法更新颖 要求更具体 《中小学生守则》内容更为凝练,把过去的70条规范浓缩成9大准则,短短三四百字,着重讲“三爱”、“三讲”、“三护”,即爱祖国、爱学习、爱劳动,讲文明、讲诚信、讲法治,护安全、护健康、护家园。 记者对比发现,新版《守则》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变化。 首先,叙述语气更为平和友善,对学生而言更易接受。在旧版《守则》和《规范》中经常出现的行政命令式语句,比如“不烫发,不染发,不化妆,不佩戴首饰”,“不自卑,不嫉妒,不偏激”,“在公共场所不拥挤,不喧哗”这类语句少了很多。 此外,新版《守则》中还出现了不少与时俱进的提法,例如“爱劳动”中提到“参与社会实践,热心志愿服务”;“爱学习”中写道“勇于发表见解,按时完成作业,养成阅读习惯”;“护健康”中则要求,“控制上网时间,抵制不良信息”;“护家园”中提到,“践行垃圾分类,低碳环保生活”等。 新版《守则》还舍弃了很多大而空洞的内容,要求更具体,可操作性更强。比如过去对学生爱国的要求是,“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中国共产党”,现在则改为“爱祖国。尊敬国旗国徽,奏唱国歌肃立,升降国旗行礼,了解国情历史。” 而“见义勇为,敢于斗争,对违反社会公德的行为要进行劝阻”等要求消失。 官方表态: 8月20日前可逐条提意见 我国最早版的《小学生守则》、《中学生守则》发布于1981年,此后在1991年、1994年和2004年历经多次修改。2004年,教育部将《小学生守则》和《中学生守则》合并为《中小学生守则》10条,与之配套的还有《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修订)》20条,以及《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修订)》40条。 教育部表示,自2004年发布《守则》和《规范》以来,广大学校积极开展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民间也有声音认为,《守则》和《规范》的要求过于抽象,小孩不知道该怎么做。全国人大代表刘希娅就曾建议,修改《中小学生守则》。 去年9月,教育部基础教育一司司长王定华在北京一所中学考察时透露,因为被专家和家长批判可操作性不强,《中小学生守则》已启动修订,空洞内容将删除。修订《中小学生守则》也被列入2014年教育部工作要点。 昨天,教育部新闻发言人续梅也在解释修订原因时说,原来的《中小学生守则》过于宏观,因此,后来又发布了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但是,学生和老师普遍反映,这些内容不能和孩子紧密联系起来,无法贴近学生,此外还存在《规范》内容过多且交叉重合等问题。为此,教育部2012年启动了《守则》、《规范》修订工作,委托专家进行专项课题研究,并通过座谈会等形式广泛听取教育专家、中小学校长、地方教育行政部门等各方意见。 她表示,这次修订坚持贴近时代、突出基本、易记易行原则,注重可操作性。目前公布的只是征求意见稿,公众如果有意见可通过反馈表反映意见,待8月20日征集意见结束后,教育部将汇总社会意见,并向公众公布。 记者打开《中小学生守则(征求意见稿)反馈表》发现,9条守则每条后面都留出“反馈意见”一栏,公众可以随意挑选一条或者多条提出修改意见,并可补充发表其他意见。 专家点评: 新提法值得鼓励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表示,新版《守则》总体上有改进,删除了“见义勇为、敢于斗争”等不太合适的内容,更为可喜的是,添加了一些新的提法,包括“低碳环保生活”、“参与社会实践”等。 他认为“见义勇为”的要求过于“高大上”,对于中小学生而言,这个词太抽象,他们还无法判断什么叫“义”,应该删去这样的要求。而“低碳环保生活”归根结底是反映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应该从小教育学生,为他人生活提供便利。 但他也指出了一些不足,比如《守则》仍未定位于儿童本位,有些地方还是居高临下的行政式语气、命令式语气,显得亲和力不足。另外,《守则》还是强调价值观的要求,学生仍然不知道怎么去实现。比如第一条,“爱祖国”是价值观要求,后面罗列的“尊敬国旗国徽,奏唱国歌肃立,升降国旗行礼,了解国情历史”则是行为规范,但是二者之间不能直接划等号,即使做到了后者也不一定就是爱国。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认为,教育部针对社会舆论的质疑,修订《中小学生守则》,态度是积极的。他分析,近年来,几乎每年都会有网友把我国《中小学生守则》拿出来与美国的学生守则做对比,都会引起一番讨论。我国的学生守则,内容太大、太空,学生不知道该怎么做;而美国的学生守则,操作性很强,比如“按时或稍提前到课堂”,“当老师提问且没有指定某一学生回答时,知道答案的都应该举手”,“缺席时必须补上所缺的课业,向老师或同学请教”等,学生一听就知道自己该怎么做了。 链接 中小学生守则(征求意见稿) 1.爱祖国。尊敬国旗国徽,奏唱国歌肃立,升降国旗行礼,了解国情历史。 2.爱学习。勤思好问,乐于探究,上课专心听讲,勇于发表见解,按时完成作业,养成阅读习惯。 3.爱劳动。自己事自己做,积极承担家务,主动清洁校园,参与社会实践,热心志愿服务,体验劳动创造。 4.讲文明。尊敬父母师长,平等友善待人,言行礼貌得体,自觉礼让排队,保持公共卫生,爱护公共财物。 5.讲诚信。守时履约,言行一致,知错就改,有责任心,不抄袭不作弊,不擅动他人物品,借东西及时归还。 6.讲法治。遵守校纪校规,参与班级管理,养成规则意识,了解法律法规,不做违法之事。 7.护安全。红灯停绿灯行,防溺水不玩火,会自护懂求救,远离毒品,珍惜生命。 8.护健康。养成卫生习惯,不吸烟不喝酒,控制上网时间,抵制不良信息,坚持锻炼身体,保持阳光心态。 9.护家园。节粮节水节电,践行垃圾分类,爱护花草树木,低碳环保生活,保护生态环境。 阅读完标题为(新版《中小学生守则》征民意)的文章后,{www.bjxxg.cn}小编为大家推荐更多相关文章,千万不要错过哦! (责任编辑:北京纪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