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网】(综合媒体报道)8月26日,印度下议院通过向范围更广的贫困人口提供低价粮食的食品保障法案。以索尼娅甘地(Sonia Gandhi)为首的的执政党——印度国大党(The Indian National Congress),是此法案的最大推动者,旨在解决印度多贫困人口食不裹腹这一社会顽疾,但每年190亿美元的巨额财政支出占印度GDP的1%,引发各界担忧,可能使处于下滑态势的印度经济雪上加霜。 法案规定,面向全国8.1亿人口,包括乡村人口的75%和城市人口的50%,印度定向公共分配系统(Targeted Public Distribution System ,下称TPDS) 每月向个人提供特惠大米,小麦和谷子各5千克,每千克单价分别是3卢比,2卢比和1卢比(1卢比约0.15元人民币)。目前印度食品补助每年花费为8500亿卢比(约130亿美元),此次法案生效后,财政支出每年增加4000亿卢比(约60亿美元)。 对于儿童和妇女的保护,食品保障法案的倾向性可见一斑。法案同时规定,领取公共救济卡户主为家庭最年长女性,怀孕妇女享有不少于6000卢比(约750元人民币)的餐饮和妊娠补助;6个月到14岁的儿童享有多种儿童计划之下的免费午餐项目。 联合国数据统计,印度饥饿人口占世界总饥饿人口数的四分之一;在全球饥饿指数的79个国家中,印度排名65;印度小于5岁的幼童约有一半营养不良。 法案通过之前,议会上的正反辩论长达9个小时,索尼娅甘地认为此法案不可比拟,具有历史意义,为了促进法案通过,为此发表了为数不多的议会演讲。面对质疑她态度强硬,表示:“问题不在于我们是否有资金,也不在于农民能否受益。问题在于我们必须获得资金,我们必须实施该法案。”法案最终以压倒性多数票通过,法案最终生效需等到上议院审议。 8月26日晚议会投票之前,甘地因头痛被送往医院,第二天凌晨以出院。2004年印度国大党赢得议会大选,她因意大利后裔关系未问鼎总理,被认为是现印度总理辛格背后的真正掌权者。 但此次执政党大力推销的食品保障法案不乏漏洞。今年7月,印度多家小学的免费午餐发生中毒事件,但此法案并未包括食品安全条款。此外TDPS的执行能力受诟病,2005年印度发展委员会的报告显示,约有一半的粮食分配额被非法挪用。 目前印度经济增速放缓,国家货币贬值加速,外资流出加剧,经济形式不容乐观,而此次法案将使印度粮食补助额高达GDP的1%,此前政府公共债务率为4.8%的承诺险象环生,印度经济形势更加不明朗。 2014年5月,印度将进行新一期议会选举,印度国大党这一亲民举措可能作为政治资本以寻求第三次连任,备受反对派指摘,抨击食品保障法案更像是竞选保障法案。■ 阅读完标题为(印度食品保障法案通过引争议)的文章后,{www.bjxxg.cn}小编为大家推荐更多相关文章,千万不要错过哦! (责任编辑:北京信息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