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银梅隆基金经理闫旭管理的基金同时涵盖了主动股票基金、股债平衡基金和债券基金三大类。但纽银梅隆基金先后于8月19日、8月27日,对闫旭独自管理的纽银新动向混合基金、纽银策略优选股票基金增聘基金经理。是为闫旭减轻管理负担,还是为闫旭离职做准备,目前还不得而知。 “一拖多”会给基金管理带来多大影响?业内人士指出,指数基金主要保持与跟踪指数不发生大幅偏离,以量化操作为主,基金经理的作用并不十分显著,因此“一拖多”的负面影响并不大,或许还能节约基金管理成本。而债券基金与短期理财基金、货币基金的投资也有些类似,基金规模小的话问题也并不大,但如果都是大基金的话,具体操作时可能难以全面顾及。而一位基金经理的管理领域横跨境外境内,那要兼顾多方面投资,或许是投资天才才能胜任。 用脚投票 虽然基金公司都不断强调整体投研能力、忽略个人在基金操作中的作用,但从过往数据显示,当基金公司换帅、基金经理更换后,基金业绩都将出现一定波动,投资者风险将上升。 分析师表示,根据国内基金经理变更对基金业绩影响的研究,更换掉前期业绩较差的基金经理对投资者较为有利,前期业绩较佳的基金在更换基金经理后则出现了明显下滑。若出现同一基金公司多位基金经理同时离职时,该公司投研团队稳定性或出现问题,不利基金业绩提升,持有人应考虑择机赎回。 事实上,已经有不少投资者对明星基金经理的离任采取了“用脚投票”。嘉实优质和嘉实成长显然受到刘天君离职的影响,二季度份额大幅缩水,其中嘉实优质份额从一季末的94.35亿份大幅缩水到二季末的68.86亿份,缩水25.49亿份,缩水比例达27.01%,嘉实成长份额由一季末的74.55亿份缩水到二季末的51.58亿份,单季度缩水22.97亿份,缩水比例达30.81%。 值得注意的是,在基金经理频繁变动的同时,9月基金公司高管变动也进入高潮期。仅9月11日就有3家基金公司公告高管离职,国海富兰克林基金、英大基金以及银华基金同时发布高管变更公告。国海富兰克林总经理李雄厚、英大基金董事长陈书堂、银华基金副总陆文俊同时宣布辞任。18日,国泰基金公司副总经理田昆公告离任。今年已出现61起基金公司总经理变更,目前有超过6家基金公司总经理一职仍然空缺。 阅读完标题为(基金经理变更何以频繁 一拖多愈演愈烈(2))的文章后,{www.bjxxg.cn}小编为大家推荐更多相关文章,千万不要错过哦! (责任编辑:北京信息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