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97年8月,“贵阳南明老干妈风味食品有限责任公司”正式挂牌,工人扩大到200多人。此时,对陶华碧来说,最大的难题并不是生产方面,而是来自管理上的压力。工厂扩大后,一切都要走上正规,各种规章制度要出台,财务、人事各种报表都要她亲自审阅,特别是工商等政府部门经常下达文件要她贯彻执行;她还要经常参加政府主管部门召开的各种会议,准备讲话稿上台发言。所有这些,对于没文化的陶华碧来说,简直就是“赶鸭子上架”。于是,陶华碧按照自己朴素的感情,制定了择人标准:忠厚老实,吃苦耐劳,能把工作当成自己的事,能把公司当成自己的家。她首先把自己的长子当作了比较的标准。陶华碧的长子李贵山是个转业军人,当时在206地质队的汽车队工作,虽然只有高中文化,但在陶华碧眼里却是了不起的“秀才”。李贵山得知母亲的想法后,辞职来到了她的公司。李贵山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处理文件,建立各项规章制度。李贵山读,陶华碧听。当听到有不妥的地方,她立即口述更正,再由李贵山修改。如此反复多次,直到满意,她就在材料的右上角画个圆圈。李贵山看着这个圆圈哭笑不得,他在纸上写下了“陶华碧”三个大字,让她练习。在李贵山的帮助下,陶华碧终于制定出了公司最原始的规章制度。但是,只有李贵山帮忙,陶华碧还是深感人才不够。时隔不久,她又招聘了具有本科学历的王海峰。本来,她招聘王海峰的目的,是想让他当办公室主任,但她却没有马上任命,而是先让他在公司里做杂活,然后,她又派他到全国各地去打假、考察市场,这一招用她的话说:“是磨练”,半年后,她才任命他作办公室主任。王海峰后来成为“老干妈”公司里的第三号人物。 阅读完标题为(“老干妈”陶华碧资料简介 陶华碧儿子李贵山(3))的文章后,{www.bjxxg.cn}小编为大家推荐更多相关文章,千万不要错过哦! (责任编辑:北京信息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