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信息港首页 | 资讯  | 京都  | 科技  | 体育  | 娱乐  | 教育  | 房产  | 健康  | 育儿  | 图库  | 专题  |

首页  | 北京  | 国内  | 国际  | 社会  | 红人  | 历史

> 资讯 > 社会 > 正文

360手机防骚扰广告被指太踩人 市民质疑经营道德

2014-05-21 11:53 来源:网络 浏览:
在其他省市,360的此类广告也引发业界哗然。有读者直接将其广告版拍照晒到网上。 分类信息广告,就是骚扰电话的源头吗?踩着人捧自己,是不是有些违背经营道德?今天,一位

360<a href='http://www.bjxxg.cn/tech/shouji/' target='_blank'><u>手机</u></a>防骚扰广告被指“太踩人”

  在其他省市,360的此类广告也引发业界哗然。有读者直接将其广告版拍照晒到网上。

  “分类信息广告,就是骚扰电话的源头吗?踩着人捧自己,是不是有些违背经营道德?”今天,一位家政公司负责人向本报爆料称,360手机卫士在报纸做的一个整版广告,让他们觉得“太踩人!”

  在其所说的报纸广告上,记者发现,乍看起来就是常见的“分类广告专版”,小块分割的版式里,罗列着招聘、留学、搬家、贷款、旅游等一些“广告”。与真正分类广告版不同的是,小广告的联系方式都完整,电话或手机号都有几位,以“*”做了掩盖。而在整版的中间位置,三分之一的面积,以黑色底色突出了一些大字,“到目前为止,我们已经成功拦截骚扰电话362,823,134,137+次”,更大字号的一句话“当然,本页的广告也不例外”,则最为显眼。“不仅是家政业,像搬家、开锁、下水道疏通等很多行业,都是靠在报纸上打分类信息广告,来招揽顾客。”这位家政负责人称,行业有人管这种天天见报、一天价格最低也就十几元的分类广告,叫做“名片式广告”,目的是让市民每天都能看到,“你有需要,随时能看到。”

  事实上,这则广告引发很多常做分类的广告商不满,几家教育品牌负责人就气愤异常。有负责人就表示,“我们是具备正规资质的培训机构,广告也办备案手续,也从来没安排人打过骚扰电话,360的做法欺人太甚。”从事纸媒广告的济南德尚广告传媒总经理吴海涛也认为,这类广告确实能给人一种误导,会让市民觉得分类信息就是平时骚扰电话的来源,实际上,这些信息多数都是有需求的市民主动联系。

  随机采访的很多市民也直言,广告“确实有诋毁分类广告形象的意味”。在医院工作的李琦就告诉记者,自己曾多次通过报纸分类信息,找搬家、挪移空调等服务,“感觉挺便民的”。

  通过全国各地媒体圈,记者了解后发现,自从5月份开始,360手机卫士此类广告,就已在北京等地的报纸上陆续刊登过,也曾引发了业界哗然。对此,北京中伦文德(济南)律师事务所的张永亮律师就认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第一章第十二条明确规定,“广告不得贬低其他生产经营者的商品或者服务”,很明显,360的广告违背了规定的精神。 



阅读完标题为(360手机防骚扰广告被指太踩人 市民质疑经营道德)的文章后,{www.bjxxg.cn}小编为大家推荐更多相关文章,千万不要错过哦! (责任编辑:北京纪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