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不拾遗,夜不闭户”,这曾被人用来形容乡村里淳朴的民风,但这种方式如果放在城市,可能会遭遇“水土不服”。在硚口区有一个叫汉口春天的小区,小区总户数约1900户,汉川人至少有500户,这些新武汉市民来到城市之后,将淳朴的民风带到了这里,但同时也带来了一些麻烦。 “短暂下楼不习惯锁门,总觉得城里人仗势欺人,认为家里有人就不会被盗,将在农村的生活习惯带到城市。”一系列问题令管理该小区的社区民警张红霞十分困惑。近日,记者来到汉口春天小区,对这里进行了走访。 好心婆婆差点被当贼 去年下半年的一天,一位快递员来到汉口春天小区送快递,上楼送货时,将另一件纸箱装的快递放在了小区一楼的花坛边,几分钟后下来时,发现箱子不见了。 张红霞查看小区监控,最后发现是小区内的一位婆婆拿回了家。她敲开婆婆家的门讲明来意后,婆婆将箱子物归还主,却十分委屈又激动地说:“我是看箱子没人管,怕放在那里丢了,就先拿回来代为保管,我好心好意,你们居然当我是小偷。”快递员一查看,箱子果然还原封未动。张红霞对婆婆一番安慰:“婆婆您别生气,这完全是一场误会,如果以后再碰到这种情况,可以交给保安、物业或者是我们民警。” “你们城里人就是欺负我” 有一次,一位婆婆与隔壁邻居发生了争吵,请张红霞前去调解。张红霞一去,发现双方吵得不可开交,婆婆气愤地说:“你们城里人不就是瞧不起我们农村人吗!”原来,婆婆是才跟着子女从外地农村迁过来的,没事喜欢在外面捡饮料瓶等废品,捡回来后就堆在家门口旁的楼道,邻居觉得很脏,可婆婆又不愿改掉这个习惯,两家因此矛盾重重。 “像婆婆这样,与邻居产生矛盾后,总觉得城里人瞧不起农村人的思想,在小区里还比较严重,其实不存在瞧不瞧得起谁,相互让一步海阔天空。”张红霞说。 “家里有人,咋会被偷?” 这些年,技术开锁类案件在各个社区内屡发,当了十几年社区民警的张红霞有个习惯,只要碰到小区居民,但凡能搭得上一句话的,都会顺口问句:“把你家大门钥匙拿出来我看看,我看安不安全!”只要发现用的还是A级锁的,都劝说他们换成安全系数更高的B级或超B级锁,虽然她总在说,但不少居民都不听,总是笑笑说:“我们家里天天都有人。”当张红霞告诉他们,家里有人也一样不安全,有不少案子从入室偷盗转为入室抢劫时,有居民还不以为然地说:“家里有人,还会被偷?” 张红霞说,有一些老人经常在小区内给孙子喂饭,或者下楼买菜,总觉得旁边有人在家,或者出门的时间短而不锁门,结果一回来家里就被盗了。 “总的来说,小区的治安还不错,但我想,几乎九成以上的被盗都是因防范意识不强导致,如果大家都将这些习惯改掉,小区内会更加安全,邻里关系也更加融洽。” 图方便藏钥匙在楼梯间 前天,记者再次来到汉口春天小区。在小区内,有一群老人在拉家常,记者与其中一位有汉川口音的婆婆聊天。婆婆说,她是从汉川农村过来带孙子的。记者问她:“你觉得城里安全吗?”婆婆笑着说:“我觉得还好吧,在我们农村,出去半天不锁门都没事,左邻右舍的都是熟人。” 住在汉口春天的张女士说,自己的婆婆是从随州过来的,她刚来时,家里大门钥匙差一套,就把自己的钥匙给了婆婆,婆婆出门时,居然把钥匙放在楼梯道的一个隐秘角落里,并给她打电话说地方,让她自己回家时 拿了开门。张女士哭笑不得:“要是被不怀好意的人看到了,还不随便进门拿东西走?” 城乡文化正在碰撞中不断融合 “这种情况我深有同感,在我住的小区也时有发生。”湖北大学社会学专家洪威雷教授说,这些现象从本质上来讲是城乡两种文化的碰撞,有碰撞就会产生矛盾,这种矛盾在年轻人身上体现得不算明显,在老年人身上体现明显,但总的来说,这两种文化正在碰撞中走向融合,在融合中走向一致,慢慢地,两种文化会找到一种最合适的共存方式。现阶段解决这一问题,需要社区、民警多做宣传、协调工作,同时,也希望城市居民能多一些包容,新武汉市民能入乡随俗,渐渐适应城市的生活。 阅读完标题为(婆婆进城水土不服:出门不锁门 觉得城里人仗势欺人)的文章后,{www.bjxxg.cn}小编为大家推荐更多相关文章,千万不要错过哦! (责任编辑:北京纪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