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信息港首页 | 资讯  | 京都  | 科技  | 体育  | 娱乐  | 教育  | 房产  | 健康  | 育儿  | 图库  | 专题  |

首页  | 北京  | 国内  | 国际  | 社会  | 红人  | 历史

> 资讯 > 社会 > 正文

44.5℃!云南2名男子中暑身亡 均为50多岁

2014-05-29 13:55 来源:网络 浏览:
44.5度,这天气怕真的会热死人。最近这段时间,红河州元阳县的陈先生说,元阳县县城所在地南沙镇热不可耐。5月20日这天,在南沙镇工作的两名50多岁的男子因为中暑抢救无效

  “44.5度,这天气怕真的会热死人。”最近这段时间,红河州元阳县的陈先生说,元阳县县城所在地南沙镇热不可耐。5月20日这天,在南沙镇工作的两名50多岁的男子因为中暑抢救无效去世。

  从5月15日开始一直到5月21日,南沙镇的气温都在40度以上。一直到5月22日,下雨之后,气温才有所下降,但也徘徊在39度左右。5月18日,元阳县的气温达到44.5度,在红河州,比较热的红河县、河口县也都在37度左右,开远市也在35度左右。

  从气象部门获悉,南沙镇44.5度的气温创了这几十年来气温的最高值。记者前几天到元阳县采访时,元阳县政府一部门的空调就因为长时间工作而冒烟了。

  “元阳热死人了,有几个呢。”最近这几天在微信上有人这样说。记者几经周折,终于从元阳县人民医院证实,在20日那天,两名在元阳县南沙镇工作的50多岁男子因为中暑住进医院,最终因为重度中暑抢救无效死亡。当地卫生部门也证实了这一消息。

  面对如此高温,元阳县政府也发出《高温打破历史极值》的公告,向市民发出气象红色预警。公告称,进入5月以来,元阳县相继出现较长时间的高温天气,尤其是县城南沙的最高气温和高温持续时间均打破了有气象资料以来的历史极值。今年的高温天气呈现出“日数多、持续时间长、强度大”的特点,对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影响。

  针对这样恶劣的高温天气,元阳县采取多种措施。首先是做好高温天气的监测与预报预警工作。现已发布高温预警12期,其中高温红色预警8期,高温橙色预警4期。通过手机短信、OA办公系统、传真、电视、电子显示屏等向公众发布预警信息,并提供高温防御措施。

  新闻加点料:

  热射病(中暑)是指因高温引起的人体体温调节功能失调,体内热量过度积蓄,从而引发神经器官受损。热射病在中暑的分级中就是重症中暑,是一种致命性疾病,病死率高。该病通常发生在夏季高温同时伴有高湿的天气。

  如何防暑:遇到高温天气,一旦出现大汗淋漓、神志恍惚时,要注意降温。如高温下发生出现昏迷的现象,应立即将昏迷人员转移至通风阴凉处,冷水反复擦拭皮肤,随后要持续监测体温变化,若高温持续应马上送至医院进行治疗,千万不可以为是普通中暑而小视,耽误治疗时间。

  误区一:防晒霜太厚或涂满清凉油

  很多人误以为,防晒霜能防晒,自然也能防中暑,所以每逢外出都涂上厚厚的一层,或者全身涂满清凉油来降温。其实,这些做法不仅不防暑,反而会导致人中暑。分析认为,厚厚的防晒霜覆盖在皮肤上,会影响汗液排出,自然会导致散热慢。同样,在全身涂满清凉油,由于有一种凉凉的感觉,也会减少汗液的排出。

  误区二:在密封的室内泼水降温

  很多人喜欢在室内泼水降温。事实上,用泼水的方法,的确会使水汽蒸发,带走一些热量,因此,刚泼完水时,室内气温会暂时下降,但是,如果室内通风透气不好,空气不流通,在地面上泼水,蒸发的水汽难以向外散发而滞留在空气中,就会使室内空气湿度不断增大,而且,时间稍长,室内气温又会上升,这时,就会使人感到室内更闷热,从而引发中暑。此外,由于夏季温度高,水分蒸发快,室内的细菌和尘埃随着水汽进入空气中,使空气比泼水前更混浊。

  因此,夏季在封闭的室内泼水降温的做法是不可取的。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在室内泼适量的水进行降温的时候,要打开门窗,使得空气流通,最好打开风扇加快空气流通。或者可采取用脸盆置水的方法进行空气增湿降温,但要注意脸盆的水要每日一换。

  误区三:洗冷水澡“降温”

多人认为用冷水“冲凉”让人更舒服,又能起到降温的作用。但事实上,大汗淋漓时用冷水“冲凉”会使全身毛孔迅速闭合,使得体内的热量不能散发而滞留体内,从而易引起各种疾玻正确的做法,应该是选择温水浴,因为洗温水浴散热更快,而且浴后会让人感觉通体清爽。

  误区四:夜晚在大树底下乘凉

  不管是农村村民还是城镇居民,在盛夏的夜晚,很多人习惯到树下乘凉。其实,这种做法也是不可取的。

  在气候闷热的盛夏,白天树下的温度的确要比空旷地的温度低3℃多,因为树冠能反射和吸收大气中的一部分热量,而且,树叶通过光合作用能吸收二氧化碳和放出氧气。因此,白天在树阴凉处乘凉或走路,会使人感到凉快、舒适。但是,到了夜晚,情况就完全不同,树下往往反而比空旷的地方要闷热。原因是太阳下山后,树下地面散热受到树冠的阻挡,散热的速度更慢,而且,二氧化碳较多。因此,盛夏的夜晚,人们不宜在树下乘凉,而是应到空旷的场地乘凉。

  误区五:中暑后喝大量白开水

  很多人中暑后会喝大量的白开水。虽然在中暑时喝白开水可以补充水分,但是,人在失水状态下,喝下太多的白开水,就会产生“排出去”的反应,结果反而又回到失水状态。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喝些淡盐水或者鲜果汁。

  误区六:室内空调保持低恒温

  很多人认为,在高温天气,在室内把空调开得越低越舒服,因此,不管外面温度多高,室内温度一直保持在很低的一个“恒温”。可是,事实上,空调开得过低,会使室内室外温差过大,容易使人中暑。这也是很多销售人员中暑的原因,因为他们经常要在温度很低的空调环境和室外的高温环境之间来回切换。不断调节居室温度,可使人逐渐适应温度的较大变化,不至于经常感冒或患其他疾病。居室温度的变化幅度,应控制在3摄氏度到5摄氏度之间。

  误区七:颜色浅的衣服既散热又凉快

  从衣服的颜色上,一般人都认为夏天穿白色、浅色衣服会凉快,其实白色或太浅的颜色会反射紫外线,易伤害皮肤。而红色光波最长,可大量吸收日光中的紫外线,而其他颜色就相对较弱,所以夏天穿红色衣服能阻止紫外线,防止皮肤被晒伤。选购衣服时,应选择质地柔软的红色棉布衣服,另外款式宽松、色彩鲜艳的衣服能起到凉爽、愉悦心情的作用。

  某种程度上说浅色服装虽然爽快,但是长期在阳光紫外线的照射下,可导致皮肤癌,特别是白得耀眼的棉质服装,往往服装上含有荧光增白剂,它会把有害光反射到人们保护不到的脸部。与此相反,红色或藏青色等深色服装则要安全得多。所以说夏天穿红色或藏青色颜色的服装是最佳选择。另外,在室内或是阴天时穿黑色衣服,会发挥它散热快的功能,能快速排走皮肤表面的热量,让人感觉凉快不少。

  误区八:大量喝绿豆汤、凉茶

  为了防暑降温,很多人喜欢喝绿豆汤和凉茶。绿豆汤和凉茶虽好,但不要多喝,更不能当水喝。

  从中医的角度看,属于寒凉体质的人,例如有四肢冰凉、腹胀、腹泻便稀等症状者,不能多喝绿豆汤和凉茶,否则会加重症状,甚至引发其他疾病。特别是处于月经期的女孩子,不宜喝绿豆汤和凉茶,以免伤害身体引发痛经。

  误区九:太阳镜颜色越深越能保护眼睛

太阳镜片的颜色深浅,与阻挡紫外线的多少其实并没有关联,并不是镜片颜色越深阻挡效果就越好,相反,颜色过深对眼睛反而有害。颜色过深镜片的危害:一是容易导致眼睛疲劳;二是导致眼睛对颜色的分辨能力降低;三是戴颜色过深的眼镜会使眼睛处于暗房环境,人的眼睛在阴暗的环境下瞳孔会自动扩大,瞳孔

长期扩大容易引发青光眼等病症。另外,劣质太阳镜还会造成更多紫外线透入眼睛,容易引起白内障、日光性角膜炎、角膜内皮损伤和眼球黄斑变性等疾玻

  要使眼睛不受紫外线的辐射,眼镜的颜色应有足够的深度。一般以深灰色为佳,深褐色和黑色次之,蓝色和紫色最差,因为这两种镜片会透过更多的紫外线。黄色、橙色和浅红色的尽量不用。专家还建议,不要长期给儿童戴深色的太阳镜,以免影响视觉发育,导致形成弱视;并且,轻易不要给孩子配戴未经检测的太阳镜。

  误区十:夏季多出汗能减肥

  天气炎热,稍稍走动便汗流不止,不少爱美女士心里窃喜:是不是我的脂肪在燃烧了?真相:出汗减肥,没有科学依据。据了解,人的身体分布着约300万个汗腺。当热引起血管扩张时,血液中的水将热量传递至皮肤表面,然后随汗水蒸发,将热传到周围环境中,在高温环境下,人体的出汗量可高达每天8-12升。夏天出汗只是身体调节温度的一种生理现象,和燃烧脂肪关系不是很大。

  夏季减肥还是要饮食与运动相结合,而且要首先排除病理因素,也可以到医院针灸科进行中医调理。 



阅读完标题为(44.5℃!云南2名男子中暑身亡 均为50多岁)的文章后,{www.bjxxg.cn}小编为大家推荐更多相关文章,千万不要错过哦! (责任编辑:北京纪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