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信息港首页 | 资讯  | 京都  | 科技  | 体育  | 娱乐  | 教育  | 房产  | 健康  | 育儿  | 图库  | 专题  |

首页  | 北京  | 国内  | 国际  | 社会  | 红人  | 历史

> 资讯 > 社会 > 正文

广东调整裸官岗位 百科揭秘“裸体官员”一词的由来

2014-05-30 08:16 来源:网络 浏览:
中央要求裸官不得列为考察对象。广东省则进一步提出,裸官不但不能提拔,已在重要岗位上的也要调整。据悉,目前广东基本完成对裸官任职岗位集中调整工作,涉及数百名干部

  中央要求“裸官”不得列为考察对象。广东省则进一步提出,“裸官”不但不能提拔,已在重要岗位上的也要调整。据悉,目前广东基本完成对“裸官”任职岗位集中调整工作,涉及数百名干部,其中市厅级干部9名。广东省委组织部表示,对“裸官”从严管理、限制提拔、调整岗位,不是最终目的,最终是要建立良好的政治生态。

  集中调整基本完成

  根据今年1月中央颁布的新修订的《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配偶已移居国(境)外;或者没有配偶,子女均已移居国(境)外的”,即人们通常所说的“裸官”,不得列为考察对象。

  广东要求,“裸官”不但不能提拔,已在重要岗位上的也要调整。

  根据广东省委组织部制定的工作方案,“裸官”要限时从重要岗位调整下来,其中省管干部在4月底前基本完成,其他干部在5月底前基本完成。对经过甄别、确认属于应当调整岗位的干部,要么把家人迁回来,要么接受组织调整,两样只能选择一样,不能兼得。

  记者从广东省委组织部了解到。目前广东基本完成对“裸官”任职岗位集中调整工作,其中调整市厅级干部9名。

  地区分布差异较大

  41岁的干部蔡某某,妻子孩子均移居香港,前一段时间选择向组织辞职。发生在东莞市的一幕,是广东强力治理“裸官”的一个缩影。

  在蔡某某辞职之前,广东各地开展了一项旨在摸清全省国家工作人员中“裸官”情况的全面调查。

  江门市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透露,当地对近6000名需要摸底的科级以上干部作了调查。而东莞市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称,细化摸查时,该市共发放了3万多份调查表。

  毗邻港澳的东莞,被视为“裸官”问题相对突出的地方。在这次专项治理中,该市共对127名干部任职岗位进行了调整,其中处级干部19人、科级干部及其他国家工作人员108人,市直单位“一把手”5人,镇党委书记、镇长6人。

  江门是珠三角地区典型的侨乡,家属移居海外的干部也相对较多。此次已有128人被调整岗位,其中处级干部13人,科级干部及其他国家工作人员115人。

  记者调查发现,广东“裸官”地区分布差异较大。与珠三角相比较,粤东西北地区“裸官”很少,比如揭阳、茂名各有2人,潮州、河源各有1人。

  调整前一对一谈话

  任职岗位调整的一个动作,是组织上与这些干部进行一对一的谈话。东莞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司琪说,有的是干部本人思想不通,有的是家属思想不通,有的干部带着家属来一起谈,在选择时很纠结。“与他们谈一次不解决问题,就谈两次、三次,甚至谈五六次。正是因为做了大量深入细致的工作,涉及这么多人的调整工作进行得非常顺利。”

  东莞一位镇党委书记反复做妻子工作,但妻子还是不愿意回来,只能由组织调整岗位。在交接会上他唱了一首《渴望》,“悠悠岁月,欲说当年好困惑”,表达自己复杂的心情,在场干部也深受触动。

  旨在改善政治生态

  广东省委党校副校长杨建伟表示,“裸官”不一定是贪官或作风有问题,但公众对公职人员的政治伦理要求很高。你把家人移居到外面去了,怎么让人相信你不是“身在曹营心在汉”呢?官员的身份就决定了他们应该对国家有更多的献身精神。

  广东省委组织部表示,通过专项治理,广东编实、编密、编牢制度的笼子,建立起对“裸官”的刚性约束。对“裸官”从严管理、限制提拔、调整岗位,不是最终目的,最终是要建立良好的政治生态。

  广东省委组织部有关负责人透露:“今后,对‘裸官’发现一起,处理一起。”据《人民日报》

  裸官 即 裸体官员 。

  裸体官员,简称裸官,是指配偶和子女非因工作需要均在国(境)外定居或加入外国国籍,或取得国(境)外永久居留权的公职人员。2010年2月22日,监察部网站发布《国家预防腐败局2010年工作要点》,监管裸官首次作为预防腐败局工作重点被提出。2010年4月2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审议了关于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的规定和关于对配偶子女均已移居国(境)外的国家工作人员加强管理的暂行规定。2011年3月5日中央纪委副书记、监察部部长马馼表示,2011年我国将对“裸官”进行登记管理。

  “裸官”一词诞生于2008年。它的提出和流行,以及对于这种现象自民间到各级政府再到中央高层的渐次重视,实则正与中国反腐规划的进程互相映照、息息相关。

  2008年6月22日,新华社经授权发布《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08-2012年工作规划》,即中国第一个“五年反腐规划”。时隔十日后,2008年7月3日,一篇《还有多少贪官在“裸体做官”》的文章开始在网上广泛传播。

  这篇文章的作者是中国民主同盟盟员、安徽省芜湖市政协常委周蓬安。时逢陕西省政协原副主席庞家钰案发,文章评论道:“由庞家钰案,我们又很容易联想到诸多先安排好妻儿乃至情妇出国,自己在国内‘裸体’当官,并使用手中权力将国家大批财产转移至境外私人账户的贪官。”

  在接受《财经》记者采访时,周蓬安如是道出初衷:为形容庞家钰案等类似现象,他一直想寻找一个抓人眼球的词汇,以期引起社会公众和政府的关注。在这种情况下,周将“裸体”与“做官”两词结合,制造出“裸体做官”的概念。此后经过网络发酵,这种说法被简称为“裸官”,并流行开来。

  自此,“裸官”一词诞生。

  2008年7月3日晚,周蓬安[1]写下题为《还有多少贪官在“裸体做官”? 》博文,率先提出了“裸官”概念,随后《人民网》、《新华网》、《新浪网》均在首页推荐,一时间“裸体做官”成为社会热门的话题,且至今不衰,营造出了一股良好的网络民意,收到了预想的效果。

  此外,限制“裸官”是深圳市委市政府2009年11月25日颁布实施的《关于加强党政正职监督的暂行规定》中提出的新概念,目的是加强官员的有效管理和廉政监督,成功阻止国内或某些外派机构的官员腐败犯罪后携巨款潜逃海外、逃避打击。如原陕西省政协副主席庞家钰,其妻儿早在他大权独揽的时候,于2002年移民加拿大。庞家钰自己在国内当官腐败、将家属移居海外,直至2008年6月被判刑,这种现象被网友称为“裸体做官”或“裸官”,一出现迅速成为网络热词。 



阅读完标题为(广东调整裸官岗位 百科揭秘“裸体官员”一词的由来)的文章后,{www.bjxxg.cn}小编为大家推荐更多相关文章,千万不要错过哦! (责任编辑:北京纪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