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信息港首页 | 资讯  | 京都  | 科技  | 体育  | 娱乐  | 教育  | 房产  | 健康  | 育儿  | 图库  | 专题  |

首页  | 北京  | 国内  | 国际  | 社会  | 红人  | 历史

> 资讯 > 社会 > 正文

官员穿鞋套下乡调研 官员穿鞋套下乡调研官方的回应

2013-11-17 11:30 来源:网络整理 浏览:

    网曝咸阳科协主席下乡穿鞋套,官方称因调研需要。11月15日,有网友微博称咸阳市科协主席带领调研组下乡调研县区科协工作,期间一行人穿着鞋套在乡间实地考察,照片引网友热议。而官方回应称,当时先到组织培养室参观,进入组织培养室要求穿鞋套,后因土地较湿滑,故没脱鞋套。(11月16日人民网)

    网络时代,官员们可能一不小心就“火”了。这不,咸阳科协的一干人等就成了这两天网上热议的对象。当然,大家都很清楚,现如今所谓的“热议”,很多其实就是“争议”甚至“非议”。这回也不例外,“唉,人家的鞋金贵着呢,脏了怎么办”的嘲弄引起了很多网友的共鸣。

    网友们的反应并不出人意料。现如今,某些官员身上确实存在脱离群众的毛病,有的还很严重。不过别的,单说“鞋子这点事儿”吧,一群官员穿着鞋套植树的照片,好几年前就已经在网上热传了。不久前,“镇干部被六旬村官背着视察水灾”的新闻更是闹得沸沸扬扬。再联想到某地领导踩着红地毯参加人工湖蓄水仪式的事情,不少人难免会陷入思维定势:这回科协干部穿鞋套考察,肯定也是官僚主义的体现,必须予以痛批。

    可是且慢。受到网络质疑后,官方对此进行了回应:当时先到组织培养室参观,进入组织培养室要求穿鞋套,随后从组织培养室出来就到了大棚和示范园,专家建议大家不要脱鞋套,因为地里还比较湿滑,参观完后还要进小会议室座谈,所以调研组一行包括现场所有人员都未脱鞋套。这个解释,我觉得比较合情合理,也足以说明真相。然而,尽管如此,事情依然在网络上发酵,依然有“不明真相”的网友对此口诛笔伐,一些理性公允的声音被淹没在铺天盖地的口水之中。

    类似现象我们见过不止一次两次——官方的回应不一定总能平息舆论的质疑,有时甚至还会陷入“越描越黑”的尴尬境地。这从一个侧面折射出当今某些官员和部门的公信力有待提高的现状,同时也提醒我们,在信息社会和网络时代里,作为个体,我们在面对纷繁海量的信息的时候,理应保持足够的冷静和判断力,切不可人云亦云,更不可以偏概全——或“选择性失明”,或习惯于“攻其一点,不及其余”。理性的社会,需要理性的个体。在对“穿鞋套考察”进行评价之前,不妨先平心静气听听官方的回应。舆论监督和价值判断应建立在准确无误的事实判断基础之上,否则很容易“跑偏”。(李维焕)



阅读完标题为(官员穿鞋套下乡调研 官员穿鞋套下乡调研官方的回应)的文章后,{www.bjxxg.cn}小编为大家推荐更多相关文章,千万不要错过哦! (责任编辑:北京信息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