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是第15个世界睡眠日,今年的活动主题为“健康心理、良好睡眠”。充足的睡眠、均衡的饮食和适当的运动,是国际社会公认的三项健康标准。据世界卫生组织对2万余名在基层医疗就诊的病人进行调查,发现有27%的人有睡眠问题,我国有各类睡眠障碍者的比例更是高达38.2%,高于全世界平均27%的比例。
充足的睡眠、均衡的饮食和适当的运动,是国际社会公认的3项健康标准,但充足的睡眠对国人来说却越来越难。《报告》显示,2014年22%的国人存在严重的睡眠问题,2015年这一比例上升为31.2%。有失眠经历的人占比也从2014年的6.4%上升为2015年的16.8%。 我省民众的睡眠情况也不容乐观。《报告》显示,我省居民平均入睡时间为23点20分,晚睡排名全国第7;24点之后才入睡的人占全省31.7%,高居全国第3。而经常失眠的居民竟多达62.1%,是全国第10大失眠大省。62.1%,是全国第10大失眠大省。 年龄 “80后”最睡不够 除了区域排名外,《报告》还给出了不同年龄阶段的睡眠指数报告,其中最感觉睡不够的是正处于“事业打拼期”的“80后”,这一人群有60.7%的人感觉睡不够,远高于“70后”的58%、“90后”的52.9%、“60后”的43.9%。 睡不好的危害颇多。《报告》发现,睡眠指数越低,日薪损失越高;睡眠时长越短,日薪损失越高。根据这一情况,《报告》专门生成了一个公式:睡不好的经济成本=日薪÷(1-睡不好而效率低的工作时间比例)-日薪,来计算睡不好带来的经济损失。经计算,每个中国职场人因睡不好平均每月损失3212元,而我省这一损失竟高达每人每月4770元。 除了“伤钱”,睡不好还“伤感情”。《报告》显示48.2%的人如果头一天没有睡好第二天会易怒发脾气。36.4%的人在睡觉这件事上和另一半发生过矛盾。而且无论男女都会因为睡不好而对身体造成伤害,容易“早更”。 细究不睡觉的原因,并非都因手头有忙不完的工作。《报告》显示,国人过了24点还不肯睡觉的前三大原因依次是上网聊天、玩游戏和看影视剧,分别占53.6%、44.5%、43.3%,远多于因工作加班的32.6%。 健康风险 慢性失眠伴随高血压风险 慢性失眠是最常见的睡眠障碍,大多数人只知道它会降低睡眠质量,却不知道它跟高血压之间也有着密切联系。唐向东教授在讲座中表示,根据他的研究团队经过历时四年半的研究发现,在部分慢性失眠患者中,患高血压的风险可能是正常人的400%。 据他介绍,从2010年1月开始,通过对在华西医院的219名慢性失眠患者和96名正常人的对照研究,发现在慢性失眠患者中,有40%存在生理性高觉醒特征,而他们患高血压的风险是正常人的300%至400%。在这项研究中,他们曾让慢性失眠患者在白天分四个时段分别睡眠20分钟,通过脑电图判断客观的平均4次进入睡眠状态的时间,如果入睡潜伏期大于14分钟,则可视为生理性高觉醒特征,也就是说,有生理性高觉醒的失眠患者,不但晚上睡不着,白天也很难入睡。通过一系列研究证明,如果入睡潜伏期大于14分钟,那么这部分慢性失眠患者患高血压的几率,是正常人的300%;如果大于17分钟,则是正常人的400%。 那么,如何判断是否患有慢性失眠?唐向东告诉记者,慢性失眠具有入睡困难、晚上反复觉醒、醒后难以入睡以及早醒四大特征。如果至少遭遇其中一种,平均每周出现四天,而连续出现至少三个月,则有可能患上慢性失眠,要及时到医院就诊。与此同时,他也强调睡眠时间长短对于人体 健康的影响因人而异,根据国际常用标准,一般认为睡眠小于6个小时,就可能引发一系列健康问题。 支招 养成好习惯 重建睡眠节奏 “睡眠不好不仅仅指失眠,还包括不易入睡、早醒、浅睡和睡眠不足等情形。”我市某医院医生王成告诉记者,失眠已经从中老年人扩展到年轻人,这与现在生活节奏快、工作压力大关系密切。同时躺在床上吃东西、打游戏、看视频、睡前抽烟喝酒等不良习惯都容易加重睡眠难度。 那么应该养成怎样的良好睡眠习惯呢?“首先睡不着不要逼自己硬睡。”王成说,这样反而会适得其反,“因为你潜意识中已经把入睡当成了一种负担。”他认为,改善睡眠的关键是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准点休息、定时起床,重建睡眠节奏。另外,睡前泡脚或喝杯热牛奶有助于睡眠。 “如果入睡还有困难,可以尝试读读书,或者听一些柔和的音乐。”但是王成不建议服用安眠药来改善睡眠,“会产生药物依赖,而且服用过多对身体伤害非常大。” 同为“80后”的王成医生说,同龄人的睡眠问题,绝大部分都是自己“作”的,“不少年轻人即便开始犯困,也不能很快上床睡觉。总是要把电脑、平板、手机挨个刷一遍才肯去睡。他们的睡眠问题根本不是病,而是不良的生活习惯。别为了消灭朋友圈红点(未读消息提醒)把自己熬成红眼,睡眠就没问题。” 怎样找回好睡眠 1.维持规则的睡眠作息,每日按时上床入睡及起床。 2.不要强迫自己入睡,如果躺在床上超过三十分钟仍然睡不着,就起床做些温和的活动,直到想睡了再上床。 3.睡前可用温热水洗脚,以改善血液循环。 4.维持舒适的睡眠环境:适当室温、灯光、少噪音及舒适床垫。 5.避免使用床或卧房为其它活动的场所,如看电视、打电话、讨论事情。 6.晚餐后禁喝咖啡、茶、可乐、酒及抽烟。 7.为了避免夜间频尿而起床上厕所,影响到睡眠,最好晚餐后少喝水及饮料。 8.睡前的小点心有助睡眠,然而不宜吃太饱。 9.每日应规律运动,睡前宜做温和及放松身心的活动,如泡热水澡、肌肉松弛及呼吸运动,切忌睡前两小时进行剧烈活动。 10.每日应有规律及充满活力的生活,积极参与社交活动。 阅读完标题为(睡眠指数报告:如今 “80后”最睡不够 好习惯重建睡眠节奏)的文章后,{www.bjxxg.cn}小编为大家推荐更多相关文章,千万不要错过哦! (责任编辑:北京纪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