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将投票选出“劝阻吸烟手势”。距离被称为“史上最严”控烟法规的《北京市控烟条例》实施还有50天,北京市启动了倒计时宣传活动。“无烟北京”微信公众号正式上线,市民不仅可以了解戒烟知识和戒烟案例,还可以对违法吸烟行为进行举报和曝光。同时,北京市控烟协会发布了待选的三个控烟劝阻手势,市民可以通过投票的方式,最终确定今后在北京市通用的“控烟手势”。(4月13日《北京青年报》) 请恕我直言,禁烟理所应当、劝阻吸烟也是每个人的权利和义务,但发布所谓“劝阻吸烟手势”纯属多此一举。首先,从网上发布的图片看,三个待选手势一个是摆手说“不”、一个是比划暂停、一个是以手掩鼻,都是人们日常生活中随时会用到的,并且适用范围非常之广,并不能突出“劝阻吸烟”的“特色”,容易引起歧义。更重要的是,劝阻吸烟难道一定要有“标准手势”吗?用其他手势或语言劝阻难道就不行?也太机械了吧。只要能起到劝阻吸烟的作用且不失文明,采用什么手势或语言提醒都完全可以。 另外,对素质较高、比较自觉的吸烟者,有时候一个眼神、一个微笑就能奏效,无须打手势劝阻、大动干戈;而对那些素质不高的“瘾君子”,你就是拿出交警那样标准的手势来,劝阻的作用也十分有限。因此,公共场所“禁烟”单凭“劝阻”是远远不够的,还须有更具体、更严厉的处罚措施与之相配套。 此次出台的《北京市控烟条例》之所以被称为“史上最严”,有两大亮点,一是不留死角,被控烟专家概括为“凡是有屋顶的地方都不能抽烟”,并且有些区域的室外也不可以抽烟。这跟某些地方把办公室排除在禁烟范围之外相比,无疑更全面、更科学,也更有诚意;二是明确了禁止吸烟场所的经营者和管理者的责任,规定他们有义务对吸烟者进行劝阻和制止,不能听之任之,否则执法部门将对该单位进行执法。把这两点落实到位,必能收到良好的效果。至于“劝阻吸烟手势”,就不必煞有介事地予以“统一”了。
“无烟北京”上线条例解读随时看 2014年11月28日,北京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15次会议通过了被称为“史上最严“的控烟法规。从今年6月1日起,全市范围公共场所、工作场所室内环境及公共交通工具内将禁止吸烟;室外也对吸烟多有限制,如排队时禁止吸烟。违者将被处以个人最高200元,单位最高10000元罚款,这是国内与世界卫生组织制定的《烟草控制框架公约》最为接轨的一部地方性法规。全市设立统一举报电话12320。 在昨天的活动中,运用新媒体推行政令法规的“无烟北京”微信公号正式上线。“无烟北京”设有权威发布、控烟行动、媒体聚焦三大板块,包括条例解读、我要举报、控烟承诺、戒烟助手、大V在行动、BTV微行动等十四项栏目。通过关注,市民可以随时随地参与、查看、监督控烟条例实施成果,真正做到“控烟从我做起”。 “控烟手势”等你投票 同时,为了让劝阻吸烟的手势更加明确,经反复推敲,北京市控烟协会在众多手势中遴选出了3个推荐劝阻吸烟手势。从即日起,邀请广大市民推选“劝阻吸烟手势”。参与者可以在推荐的3个手势中任选一个在“无烟北京”微信公众账号投票或拨打12320公共卫生服务热线电话投票,还可登录北京网络广播电视台控烟专题页面http://news.brtn.cn/special/beijingkongyan/进行投票。活动上,中央电视台主持人敬一丹、郎永淳,北京电视台主持人悦悦及“我是大医生”主持团现场受聘为北京市控烟形象大使。 禁烟场所管理者不劝阻多次举报将被处罚 北京爱卫会办公室主任刘泽军表示,调查发现,在公共场所劝阻市民吸烟,成功率可以达到99%,处罚并不是条例出台目的。条例正式实施后,将由北京市和各区县的卫生监督所和其他一些部门联合承担起公共场所控烟的执法监督职责,6月1日当天和今后一段时间,执法部门将组成小组深入本市的公共场所进行执法监督。 刘主任表示,禁止吸烟场所的经营者和管理者有义务对吸烟者进行劝阻和制止,不能听之任之。他们会定期梳理市民的举报信息,发现某个禁止吸烟场所多次被举报,或是通过抽查监控录像发现该场所吸烟问题经常发生,执法部门将对该单位进行执法。 内存 禁止吸烟区域解读 《北京市控烟条例》被称为史上最严控烟法案,控烟专家概括为,“凡是有屋顶的地方都不能抽烟”。但有些区域的室外也不可以抽烟。 《北京市控烟条例》除了第九条规定的“公共场所、工作场所的室内区域以及公共交通工具内禁止吸烟”之外,第十条还做了如下补充: 下列公共场所、工作场所的室外区域禁止吸烟: (一)幼儿园、中小学校、少年宫、儿童福利机构等以未成年人为主要活动人群的场所; (二)对社会开放的文物保护单位; (四)妇幼保健机构、儿童医院。 市人民政府可以根据举办大型活动的需要,临时划定禁止吸烟的室外区域。 阅读完标题为(劝阻吸烟手势难敌瘾君子 “禁烟”单凭“劝阻”远远不够)的文章后,{www.bjxxg.cn}小编为大家推荐更多相关文章,千万不要错过哦! (责任编辑:北京纪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