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中国女球迷据理力争,本报记者与警察交涉。 持续一个月的巴西世界杯已经落下帷幕,在南美大陆举行的这场大赛充满了魔幻主义的味道。 赛场上,德国人打破魔咒,成为首支在南美捧起冠军奖杯的欧洲球队。赛场外,期待探寻桑巴足球奥秘的我,竟遇到种种有些奇异的事情,像是一场魔幻之旅,现在回想起来,感觉将终生难忘。 两周之内两进警察局 无论如何,我也没想到,自己在短短两周之内竟然两次进了巴西警察局。 第一次进警察局,是在我刚到巴西后不久。当时,刚从圣保罗回里约的夜间长途大巴车上下来,我忽然发现背包里的东西被盗,里面的护照、身份证等重要证件,银行卡和现金以及笔记本电脑都不翼而飞。等我赶回大巴车时,车上乘客已经散尽,司机以不懂英语为理由,完全不理会我,并且也拒绝一起去车站里的警察局报案。 当时是早晨6点多,车站警察局的警员没有几个,几乎没有人会讲英语。我和另外两个同样遭窃的外国记者被要求在一个房间里等待,会有人带我们去另外一个地方登记报案。焦急的我们等了一个多小时,终于被要求上了一辆警车。警车载着我们三人在里约城转来转去,大约40分钟后,才在一栋建筑物前停下。进入之后一询问,我才知道已经被从城北的长途汽车站带到了城市最南端部警察总局。又是一个多小时,我才带着一份三页纸的报案记录离开。 对于能否找回我丢失的东西,做记录的女警官只回了一句:“回去等我们的电子邮件吧。”现在,事情已经过去20多天,我还有两天就要离开巴西,那位女警官说的电子邮件一封也没有收到。 没过几天,我竟然被武装特警“押着”,又一次进了警察局。 这一次完全是因为误会。当时,我与两名国内来的球迷一起赶到里约的马拉卡纳球场。其中一名是刚到巴西的女球迷,包里放着七张刚从机场球票发放处拿到的不同场次的球票。一名执勤的特种警察,一点也不懂英语,怀疑这名有着多张球票的球迷是票贩子,在没有认真询问交流的情况下,将所有球票没收,并将这名女球迷扣押。 更不可思议的是,当我上前解释情况时,对方竟然将我们三人一同“押”上警车。那名又黑又高的特警持枪坐在前排,送着我们到了球场附近的一个警察局。 懂英语的警长听了我和那名女球迷的讲述,查看了她的所有球票和证件,又询问了持枪特警,最后告诉我们:这只是个误会,你们很快就可以走了。但是,事情却没有这位警察说的那么简单快捷。之后的4个小时里,我们竟被晾到了一边,只能是茫然地等待。期间,我多次询问,不是那个警长说再稍等等,就是某个警员说,刚才负责的警长不在,事情没法结案。 终于,那位警长出现了。他有些惊讶地问我:“事情怎么还没结束?你怎么还没走?我出去吃饭之前不是告诉他们尽快办完。”接下来的事情就简单多了,有了警长的催促,负责办案的也一个从完全不懂英语的警员换成了英语熟练的警官。不到半小时,我们就走出了警察局。临别时,那位警官表示:“非常抱歉。这是个很大的误会,请你们原谅,不要对巴西产生不好的印象。”中国球童巴西成明星 来自济南甸柳一小的王一帆,怎么也没能想到自己在巴西竟然享受到巨星C罗般的待遇:在圣保罗球场,他在数万人的欢呼声中,牵手阿根廷球员马斯切拉诺,缓缓步入内场;在里约弗拉门戈俱乐部附近,他和其他3名中国来的世界杯球童一起,接受当地一家小学数十名孩子的“追星”,如同巨星梅西、C罗一般受到热烈欢迎,一一握手,接受欢呼。 7月10日,我在依 帕内玛海滩附近的一家酒店采访了济南足球小将王一帆和他的爸爸王志勇。采访临近结束时,王志勇表示,来到巴西的这几名中国球童还没真正在这里的足球场上踢次球。 想到附近不远处就是著名的弗拉门戈足球俱乐部,俱乐部旁边则是里约很有名的内湖罗德里格。我曾看到湖边有大片足球场、篮球场和网球场,于是便向王一帆和其他小球童推荐。孩子们都显得很兴奋,嚷着去踢球一较高下。 不到1公里的距离很快到了,但是,天公不作美,竟然下起了雨。湿滑的室外场地已经无法踢球,孩子们非常失望。于是,我和他们又转投旁边的弗拉门戈俱乐部。对于中国球童的到访,俱乐部新闻官表示了热情欢迎。可惜的是,他表示,球场正在维护之中,“只能参观,不能上草坪。” 就在孩子们垂头丧气的离开时,我们路过弗拉门戈俱乐部对面的一处小学。看到王一帆这几个球童,几十个孩子忽然隔着学校的铁栅栏大声喊着,希望引起他们的注意。王一帆他们凑上前去,这些巴西的孩子热情地伸出手来。还有孩子表示,希望陌生的中国球童能够跟他们踢球。于是,我和陪同孩子的家长来到校园门口,询问出来接待的老师能否让中国来的世界杯球童进去踢场球。最终,询问过学校领导之后,他还是表示了歉意。但是,热情的巴西小学生们还在聚集。 在等待对方答复的时候,这几个中国球童就在门口玩起了足球。他们时而颠球,时而运球,赢得围观的巴西小朋友一片喝彩。到后来,王一帆和其他几名小球童,就像足球巨星一样向这些巴西小伙伴挨个与栅栏里不停伸出的手握手致意。 “真没想到,在足球王国,孩子们竟然找到了足球巨星的感觉。”一位球童的爸爸乐呵呵地表示。 三张假票与一张真票 球迷小S在马拉卡纳球场外哭了半个多小时。两个多小时后,几百米外的这座足球圣殿内,将上演阿根廷与德国的世界杯终极对决。原本能够坐在里面的他,却无法进场。他原本有球票的,却被别人抢走了入场的机会,这让等待四年的小S伤心欲绝。 事情有些复杂,因为中间牵扯了好几个球迷,还有一些说不清楚的意外。 还在国内的时候,球迷小S就四处寻找购买决赛球票。7月初来到巴西后,他还没有搞定。一是卖票的人并不多,二是球票喊价太贵。巴西被淘汰出局后,开始陆续出现不少决赛票源。小S在网上不断通过朋友打听,每天去国际足联的球票交换中心去转转。“票价还是太贵,动辄就是要价五六千美元。” 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他淘到了一张,价格4000美元。不过,他还继续求票。“还有一个球迷J,也想看决赛。在贝洛奥里藏特时,我也帮他淘过票,最终我们一起看了德国与巴西的比赛。当时我们约定,相互帮助淘票,然后平分票款,力争降低大家的成本。” 终于,在决赛前一天,小S迎来了好消息:相识的另一名球迷买到了一张决赛球票,价格是3000美元。他告诉小S,对方还有几张球票要出手。最终,小S和J决定买下这个卖票人手中的另外两张球票,每张还是3000美元。于是,两个人手中有了三张球票。“其中两张票是我付的现金,一张4000美元,一张3000美元。”小S说。 决赛当天,距离比赛开始还有四个多小时,小S和J以及帮忙介绍球票的那名球迷就赶到了马拉卡纳球场外。 随行的还多了一名女球迷,J在之前看球时认识的。这名女球迷还没有买到球票,不过,她希望能够买下小S他们手中多出的一张票。 在球场附近找了很久,这名女球迷最终没有买到球票。四人决定一起入场,那名女球迷愿意承担其中一张球票的价钱,不过并没有当场付钱。 “在我请人在脸上画德国队三色时,他们先行去检票口了。等我赶过去时,那名女球迷已经拿着我4000美元买来的球票入场。我只好和J以及另外一名男球迷拿着后买的每张3000美元的球票入场,结果让我们大吃一惊。”球迷小S说。 “3张3000美元的球票竟然都是假的,我们被拒绝入场。等待了四年的机会,千辛万苦好不容易找到,竟然就这样没了!”说到这里,小S的眼眶再一次湿润。 阅读完标题为(梦翔巴西魔幻之旅:南美大陆之行充满意外和故事)的文章后,{www.bjxxg.cn}小编为大家推荐更多相关文章,千万不要错过哦! (责任编辑:北京纪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