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大学高等教育发展研究中心教授潘懋元等人对此有更为精准的表述。他们经过调查研究,得出的结论是:“根据我国地方本科院校的办学历史、办学规模、办学类型、办学布局、办学条件等方面的差异,大多数地方本科院校应定位于应用型,其主要任务是面向地方服务,培养大批应用型专门人才。” 强调应用型人才培养,那么这种定位是否与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重合呢?潘懋元认为,并不会重合。地方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既有别于传统本科院校培养的学术型人才,又有别于高职高专院校培养的技能型人才。 在潘懋元看来,地方本科院校应走出传统的精英教育办学理念和学术型人才培养模式,积极开展应用性教育,培养面向地方、服务基层的本科层次的应用型创新人才。地方本科院校不过分要求知识的深厚,而是着重要求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的最佳结合。熊丙奇解释道,“应用型创新人才应是受过本科教育的应用性人才,区别于高职院校的技术人才”。 服务地方,发展特色,小甘所在学校的航海专业就可以说是突出特色发展的典范。作为国内四大航海强校之一,每年招聘季最早定下来工作的就是航海学院的学生,基本上在每年10月就可以签约。对比“冷门”专业学生埋头复习考研的情况,小甘认为,这说明许多学生考研是无奈的选择,这也刚好印证了发展优势和特色专业的正确性。 在地方本科院校的发展困局中,一向倡导要建立现代学校制度的熊丙奇认为,地方政府部门和高校应该进行深入反思。除却回归定位外,更为关键的是,要理顺地方政府和学校的关系。地方政府应该保障对学校的投入,但同时把办学自主权交给学校;而对于学校来说,则需要建立现代学校制度,不应追求功利。 “这不是地方院校的改革,而是回归本位。”熊丙奇说。 阅读完标题为(就业率垫底折射地方院校发展困局(2))的文章后,{www.bjxxg.cn}小编为大家推荐更多相关文章,千万不要错过哦! (责任编辑:北京信息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