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瞧!这个是咱们以前常用的耙子,还有镐、簸箕!”“这种老式钟表在以前可是稀罕玩意儿!”昨天,大兴区安定镇杜庄屯村乡情村史陈列馆迎来了开馆以来的第一批游客。不同于其他村史馆,该村史馆的部分用地曾是村支书高瑞海的办公室。为建好村史馆,村支书将原办公室腾退出来,改造成村史馆,供村民参观。 杜庄屯村的乡情村史陈列馆分为“峥嵘岁月”、“抚今追昔”等展区。走进村史馆,一架带着岁月痕迹的手摇式粗布纺织机摆放在陈列馆中央,四周的墙上悬挂着一幅幅介绍杜庄屯村概况和村落起源与发展的资料照片,展现着杜庄屯村600多年的历史沿革与村容巨变。 陈列馆的里面是老物件陈列区,门上写着“峥嵘岁月”四个字,占地20多平方米,是高瑞海以前的办公室,里面摆放着村民自愿捐赠的老物件。有打铁风箱、锔碗工具、木斗、粮票、不同时期的钱币和各式各样的农耕工具,展现了杜庄屯村民们辛苦劳作、生产生活的场景。 为了留下乡愁,杜庄屯村去年决定筹建乡情村史馆,展示村民留下来的老农具、老家具等物件。最初设计将村委会大院西侧会议室装修一下作为乡情村史馆,随着筹建工作的开展,村里收上来的老物件越来越多,原有的场馆已难以满足老物件的陈列。村支书高瑞海便主动将自己紧邻村史馆的办公室腾出来,改造成乡情村史陈列馆,而自己则挪到了村委会大院东北角一间阴面的小屋里办公。 一间仅有10平方米的房间里,却挤着两张办公桌、两个书柜和一张单人床,这就是高瑞海的“新”办公室。高瑞海指着那张小床说:“有时忙得太晚就在这儿对付一晚上。”不仅如此,为了完善乡情村史陈列馆,村委会还将西侧的厢房和走廊打通,全部改造成了村史馆,并张贴几十年前一名村民的手写村史稿,笔迹遒劲有力。如今,村史馆已由最初的20平方米拓展到了70多平方米,供村民追忆历史、寻找乡愁。 阅读完标题为(新建村史馆“挤走”了村支书)的文章后,{www.bjxxg.cn}小编为大家推荐更多相关文章,千万不要错过哦! (责任编辑:北京纪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