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华社电 日前,最高人民检察院经审查,贵州省委原常委、遵义市委原书记廖少华涉嫌受贿犯罪,依法决定对其立案侦查并采取强制措施。案件侦查工作正在进行中。 此外,中共中央纪委对贵州省委原常委、遵义市委原书记廖少华严重违纪违法问题进行了立案检查。 经查,廖少华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他人谋取利益,收受巨额贿赂;滥用职权造成国家财政资金重大损失。 廖少华的上述行为已构成严重违纪违法,并已涉嫌犯罪。依据《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等有关规定,经中央纪委审议并报中共中央批准,决定给予廖少华开除党籍、开除公职处分;将其涉嫌犯罪问题及线索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 廖少华:工作能力强没架子 用人讲圈子 创造纪录:被查当日即公布消息 对于许多遵义的干部来说,与新书记廖少华,还处在磨合期。2012年7月,廖少华来到遵义,担任市委书记。2013年1月,廖晋升为省委常委。遵义虽为贵州重镇,但由省委常委亲自兼任该市一把手,却并非惯例。当时许多遵义干部私下议论:“这样的安排,体现出上级对遵义的重视。遵义或许会迎来一次难得的发展机遇。” 可惜,局势的发展出乎所有人意料。2013年10月27日下午,廖少华依旧在主持召开市委常委会议,传达全省第二次工业发展大会暨项目观摩总结会议精神。没曾想第二天,他就被带走接受调查。一名遵义市公务员向记者描述了10月28日当天,自己以及同事们的错愕之情:“看着当天出版的《遵义日报》,还有廖出席会议的新闻。可电脑屏幕上的消息,又说廖已经被调查。” 不过,与落马前的平静相比,廖少华落马后被处理的速度,却堪称创造了纪录。 廖少华28日被带走,当日晚些时候,官方就发布廖接受组织调查的消息。10月31日,中央决定免去其领导职务。
一名纪检系统人士分析说,廖少华被带走当天就公布消息,在十八大后落马的在职副省级官员中是最快的。从公布消息到免职,也只有三天时间。“这一方面说明中央纪委的反腐工作透明度越来越高,另一方面也说明相关部门手里,已经握有廖少华违纪的确凿证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