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言平 曾备受关注的甘肃张家川“初中生发帖被拘”事件,在即将归于平静之际再起波澜:昨日,正在上早自习的“鼠标少年”杨某被校领导告知,他被退学了,理由是“学校受到各级部门和社会舆论的压力,不能让杨某继续就读。” 理应无条件保护孩子受教育权利的学校,将学生领出课堂、逐出学校,但凡有法律常识和权利意识的人,可能都会问一句:凭什么?而从校方含糊其辞的回答来看,学校所谓压力更多也许来自“各级部门”。 让“鼠标少年”退学,暴露出行政化土壤上的教育恶果。失去了独立和纯粹,“各级部门”的压力便能轻松地摧毁教育的坚守。 也许,“鼠标少年”不是校方期望的安分少年,当地教育、公安等部门曾对媒体称,杨某释放后多次“闯祸”,比如逃课、参与斗殴。殊不知,这些信息传递出来的正是教育的失败。 法治的社会,法律理应是行事的准则。学校保障学生受教育权利神圣不可侵犯,是职责所在,也是使命所在,即便是遭遇“各级部门”压力,也能依法抵制。驱逐“鼠标少年”的学校,没有站在学生一边,更有损法治尊严。
就在“鼠标少年”退学事件受到关注的同时,“事业单位将逐步取消行政级别”的改革信号也正被广泛关注,而由这起风波,或许能够看到教育去行政化的紧迫性。唯有教育去行政化,学校才能保持独立;唯有教育去行政化,学生的权益才不会被野蛮剥夺;唯有教育去行政化,学校才不至于屈从于权力能量制造的压力。 |